首页/新闻/详情

2025半年报——新食品原料申报注册情况分析,申报数量明显增加!

2025-07-10
中国
新食品原料
收藏
分享
想解锁完整内容?立即免费注册,还能享受1小时专家咨询服务!

截至2025年7月2日,国家卫健委(NHC)以“三新”食品形式共发布3则公告(2025年第1号2025年第3号2025年第4号)。共批准了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食品相关产品在内共51种产品,其中新食品原料获批了12种,分别为甜叶菊多酚、柠檬香桃叶、马基莓花色苷、小麦极性脂质、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樱花多酚、黑麦花粉、D-阿洛酮糖、酿酒酵母CNCMI-3799、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a80、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LMG11588和透明质酸钠(提取法)。

此外,通过查询国家卫健委(NHC)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CFSA)官方网站:

  • 受理了33个新原料申请;
  • 发布了8个新原料征求意见稿;
  • 新增了6个终止审查物质;
  • 无新食品原料的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发布。

以下,瑞旭集团带您盘点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食品原料受理与审批情况:

一、新食品原料受理名单。

截至2025年7月2日,2025年卫健委公开受理了33个新食品原料的申请(包括26个国产产品和7个进口产品),各产品技术审查状态如下表:

序号

受理时间

受理编号

名称

审查状态

1

2025-01-06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01号

植物甾醇

2025-05-29

延期通知书送达

2

2025-01-17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02号

磷虾油

2025-05-29

延期通知书送达

3

2025-01-22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03号

褐藻寡糖

2025-02-21

延期通知书送达

4

2025-01-24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04号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

2025-05-29

延期通知书送达

5

2025-01-24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05号

麦角硫因

2025-05-29

延期通知书送达

6

2025-01-24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06号

L-茶氨酸

2025-05-29

延期通知书送达

7

2025-02-05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07号

丝素蛋白

2025-05-29

延期通知书送达

8

2025-02-06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08号

N-乙酰神经氨酸

2025-02-21

延期通知书送达

9

2025-02-06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09号

β-乳球蛋白(非动物源)

2025-03-31

延期通知书送达

10

2025-02-07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10号

威尼斯镰刀菌蛋白

2025-02-21

延期通知书送达

11

2025-02-08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11号

副干酪乳酪杆菌N1115

2025-03-31

延期通知书送达

12

2025-02-10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12号

L-麦角硫因

2025-05-29

延期通知书送达

13

2025-02-11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13号

青钱柳叶提取物

尚未征求意见

14

2025-02-14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14号

猴头菇BCRC35669菌丝体

2025-03-31

审查意见告知书送达

15

2025-02-18

卫食新进申字(2025)第0001号

两歧双歧杆菌BGN4

2025-03-31

延期通知书送达

16

2025-03-03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15号

绿咖啡豆提取物

2025-03-31

延期通知书送达

17

2025-03-11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16号

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YLGB-1496

2025-03-31

延期通知书送达

18

2025-03-20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17号

L-α-甘油磷脂酰胆碱

2025-03-31

延期通知书送达

19

2025-03-24

卫食新进申字(2025)第0002号

前花青素

2025-03-31

延期通知书送达

20

2025-04-22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19号

青钱柳叶提取物

2025-05-29

延期通知书送达

21

2025-04-27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20号

牛磺胆酸类复合物

2025-06-05

审查意见告知书送达

22

2025-05-09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21号

纳豆芽孢杆菌VB205

2025-05-29

延期通知书送达

23

2025-05-21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22号

威尼斯镰刀菌TB01菌株发酵菌丝体蛋白

2025-05-29

延期通知书送达

24

2025-05-21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23号

藤茶多酚

2025-05-29

延期通知书送达

25

2025-05-22

卫食新进申字(2025)第0003号

葡糖基橙皮苷

2025-06-05

延期通知书送达

26

2025-05-23

卫食新进申字(2025)第0004号

金枪鱼鹅肌肽

2025-06-05

延期通知书送达

27

2025-05-23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24号

N-乙酰神经氨酸

2025-06-05

延期通知书送达

28

2025-05-23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25号

黄色蛋白核小球藻

2025-06-05

延期通知书送达

29

2025-06-03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26号

青钱柳叶提取物

尚未征求意见

30

2025-06-19

卫食新申字(2025)第0027号

磷虾油

尚未征求意见

31

2025-06-24

卫食新进申字(2025)第0005号

香蕉花

尚未征求意见

32

2025-06-26

卫食新进申字(2025)第0006号

唾液链球菌K12

尚未征求意见

33

2025-06-26

卫食新进申字(2025)第0007号

唾液链球菌M18

尚未征求意见

二、2025年上半年CFSA发布征求意见的新食品原料(8个)

截至2025年7月2日,2025年上半年有8个新食品原料通过了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审查并公开征求意见,分3次发布(此处仅体现尚处征求阶段、未获批的4款原料),另外4款原料D-阿洛酮糖、酿酒酵母CNCMI-3799、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a80和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LMG 11588已正式批准,信息详见本文第三部分。

具体公告如下:

1.橄榄果多酚(公告草案)

中文名称

橄榄果多酚

英文名称

Olive fruit polyphenols

基本信息

来源:木犀科木犀榄属植物木犀榄(Olea europaea L.)

生产工艺简述

以木犀榄的果实为原料,经乙醇提取、过滤、浓缩、脱脂、干燥、粉碎等工艺制成。

推荐食用量

≤600毫克/天(以总多酚含量10g/100g计,超过该含量的按照实际含量折算)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乳及乳制品(调制乳和风味发酵乳0.5g/kg,调制乳粉按照冲调后液体质量折算,干酪、再制干酪、干酪制品、炼乳按照生乳原料倍数折算),饮料类(液体饮料≤50mL包装5g/kg,51-500mL包装0.5g/kg,固体饮料按照冲调后液体质量折算),果冻(8g/kg),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8g/kg),糖果(25g/kg),冷冻饮品(5g/kg),酒类(2.5g/kg),

蜜饯(5g/kg)。

2.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3.质量规格和食品安全指标见征求意见公告附录

公开受理日期

2021-11-22受理,卫食新进申字(2021)第0010号

受理名称:橄榄果提取物(后更名为橄榄果多酚)

征求意见日期

2025-01-06通过技术审查,发布征求意见稿。

橄榄果多酚等2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2.叶黄素酯(公告草案)

中文名称

叶黄素酯

英文名称

Lutein esters

基本信息

来源: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

结构式:

CAS号:547-17-1

分子式:C72H116O4

相对分子质量:1045.71

生产工艺简述

以万寿菊花为原料,经脱水粉碎、溶剂提取、低分子量醇纯化和真空浓缩等步骤生产而成。

推荐食用量

≤36 毫克/天(以叶黄素二棕榈酸酯计)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使用范围:焙烤食品、乳制品、饮料、即食谷物、冷冻饮品、调味品和糖果,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2.原卫生部2008年第12号公告叶黄素酯相关信息作废。

3.质量要求和食品安全指标须符合征求意见公告的规定。

公开受理日期

2024-03-18受理,卫食新进申字(2024)第0003号

受理名称:叶黄素酯

征求意见日期

2025-03-21通过技术审查,发布征求意见稿

叶黄素酯等4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3.亚麻荠籽油(公告草案)

中文名称

亚麻荠籽油

英文名称

Camelina seed oil

基本信息

来源:十字花科亚麻荠属植物亚麻荠(Camelina sativa(L.)Crantz)的种籽

生产工艺简述

以亚麻荠的种籽为原料,经筛选、压榨、沉淀、过滤等工艺制成。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2.食品安全指标按照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植物油脂的规定执行。

3.质量要求符合征求意见公告的规定。

公开受理日期

2024-05-15受理,卫食新申字(2024)第0007号

受理名称:亚麻荠籽油

征求意见日期

2025-05-09通过技术审查,发布征求意见稿

亚麻荠籽油等2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4.接骨木莓花色苷(公告草案)

中文名称

接骨木莓花色苷

英文名称

Elderberry anthocyanins

基本信息

来源:荚蒾科接骨木属植物西洋接骨木(Sambucus nigra L.)

生产工艺简述

以西洋接骨木的果实为原料,经酶解、压榨、膜过滤、灭菌、干燥等工艺制成。

推荐食用量

≤3.2克/天(以总花色苷含量10g/100g计,超过该含量的按照实际含量折算)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乳及乳制品(调制乳和风味发酵乳3.2g/kg,乳粉及调制乳粉按照冲调后液体质量折算,干酪、再制干酪、干酪制品、炼乳按照生乳原料倍数折算),饮料类(液体饮料≤50mL包装32g/kg,51-500mL包装3.2g/kg,固体饮料按照冲调后液体质量折算),果冻(56g/kg)、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56g/kg),糖果(160g/kg),冷冻饮品(32g/kg),焙烤食品(16g/kg),酒类(16g/kg)。

2.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3.质量规格和食品安全指标见征求意见公告附录。

公开受理日期

2021-09-09受理,卫食新进申字(2021)第0005号

受理名称:接骨木莓提取物(后更名为接骨木莓花色苷)

征求意见日期

2025-05-09通过技术审查,发布征求意见稿

亚麻荠籽油等2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三、2025年批准的新食品原料(12个)

截至2025年7月2日,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告批准通过的新食品原料共计12个,其中黑麦花粉已被2023年第3号公告批准为新食品原料,基于行业发展需求,本次公告调整了膳食纤维的含量要求,原公告作废。各产品的详细批准信息如下:

1.甜叶菊多酚

中文名称

甜叶菊多酚

英文名称

Stevia polyphenols

基本信息

来源:菊科甜菊属植物甜叶菊(Steviarebaudiana Bertoni)的叶

生产工艺简述

以甜叶菊的叶为原料,经乙醇提取、过滤、纯化、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

推荐食用量

≤500毫克/天(以总多酚含量40g/100g计,超过该含量的按照实际含量折算)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乳及乳制品(调制乳和风味发酵乳0.5g/kg,调制乳粉按照冲调后液体质量折算,干酪、再制干酪、干酪制品、炼乳按照生乳原料倍数折算),饮料类(液体饮料≤50mL包装5g/kg,51-500mL包装0.5g/kg,固体饮料按照冲调后液体质量折算),果冻(8g/kg),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8g/kg),糖果(25 g/kg),冷冻饮品(5g/kg),酒类(2.5g/kg),

蜜饯(5g/kg)。

2.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3.质量规格和食品安全指标符合公告规定。

公开受理日期

2023-09-07受理,卫食新申字(2023)第0015号

受理名称:甜叶菊提取物(后更名为甜叶菊多酚)

征求意见日期

2024-06-14通过技术审查,发布征求意见稿。

新食品原料甜叶菊多酚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公告日期

2025-02-10正式批准通过

关于甜叶菊多酚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 第1号)

2.柠檬香桃叶

中文名称

柠檬香桃叶

英文名称

Lemon myrtle leaf

基本信息

来源:桃金娘科檬香桃属植物柠檬香桃(Backhousia citriodora F. Muell.)的叶

生产工艺简述

以柠檬香桃的叶为原料,经采摘、筛选、清洗、干燥等工艺制成。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 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

2. 食品安全指标须符合公告规定。

公开受理日期

2024-04-29受理,卫食新进申字(2024)第0004号

受理名称:柠檬香桃叶

征求意见日期

2024-08-28通过技术审查,发布征求意见稿

柠檬香桃叶等3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公告日期

2025-02-10正式批准通过

关于甜叶菊多酚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 第1号)

3.马基莓花色苷

中文名称

马基莓花色苷

英文名称

Maqui berry anthocyanins

基本信息

来源:杜英科酒果属植物马基莓(Aristotelia chilensis)的果实

生产工艺简述

以马基莓的果实为原料,经水提取、过滤、纯化、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

推荐食用量

≤900毫克/天(以总花色苷含量35g/100g计,超过该含量的按照实际含量折算)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乳及乳制品(调制乳和风味发酵乳0.8g/kg,乳粉及调制乳粉按照冲调后液体质量折算),饮料类(液体饮料≤50ml包装8g/kg,51-500ml包装0.8g/kg,固体饮料按照冲调后液体质量折算),果冻(14g/kg),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14g/kg),糖果(40g/kg),冷冻饮品(8g/kg),焙烤食品(4g/kg),酒类(4g/kg)。

2.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3.质量规格和食品安全指标符合公告规定。

公开受理日期

2022-03-29受理,卫食新进申字(2022)第0001号

受理名称:马奇果提取物(后更名为马基莓花色苷)

征求意见日期

2024-08-28通过技术审查,发布征求意见稿

柠檬香桃叶等3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公告日期

2025-02-10正式批准通过

关于甜叶菊多酚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第1号)

4.小麦极性脂质

中文名称

小麦极性脂质

英文名称

Wheat polar lipids

生产工艺简述

以小麦粉为原料,经乙醇提取、丙酮沉淀、分离、干燥、粉碎等工艺制成。

推荐食用量

≤30 毫克/天(以双半乳糖甘油二酯含量40g/100 g计,超过该含量的按照实际含量折算)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 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饮料类(液体饮料≤50mL包装0.6g/kg,51-500mL包装0.06 g/kg,固体饮料按照冲调后液体质量折算)。

2. 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3. 质量规格和食品安全指标符合公告规定。

公开受理日期

2021-09-22受理,卫食新进申字(2021)第0007号

受理名称:小麦极性脂质(小麦糖鞘脂和糖脂)

征求意见日期

2024-08-28通过技术审查,发布征求意见稿

柠檬香桃叶等3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公告日期

2025-02-10正式批准通过

关于甜叶菊多酚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第1号)

5.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

中文名称

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

英文名称

Calcium β-hydroxy-β-methyl butyrate (CaHMB)

基本信息

结构式:

分子式:C10H18O6Ca∙H2O

分子量:292

生产工艺简述

以次氯酸钠、二丙酮醇、盐酸、乙酸乙酯、乙醇、氢氧化钙为主要原料,经氧化合成、酸化、萃取、中和反应、离心、干燥等工艺制成。

推荐食用量

≤6克/天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使用范围:饮料、乳及乳制品、可可制品、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糖果、烘焙食品、动营养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2. 婴幼儿、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3. 质量要求和食品安全指标须符合公告规定。

公开受理日期

2020-06-15受理,卫食新申字(2020)第0003号

受理名称: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

征求意见日期

2022-10-21通过技术审查,发布征求意见稿

新食品原料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公告日期

2025-02-10正式批准通过

关于甜叶菊多酚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第1号)

6.樱花多酚

中文名称

樱花多酚

英文名称

Sakura polyphenols

基本信息

来源:蔷薇科李属植物日本晚樱(Prunus serrulate var. lannesiana

(Carrière)Makino)的花

生产工艺简述

以日本晚樱的花为原料,经乙醇提取、过滤、浓缩、干燥、粉碎等工艺制成。

推荐食用量

≤350毫克/天(以总多酚含量12g/100g计,超过该含量的按照实际含量折算)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乳及乳制品(调制乳和风味发酵乳0.35g/kg,调制乳粉按 照冲调后液体质量折算,干酪、再制干酪、干酪制品、炼乳按照生乳原料倍数折算),饮料类(液体饮料≤50mL包装3.5g/kg,51-500mL包装0.35g/kg,固体饮料按照冲调后液体质量折算),果冻(7g/kg),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 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7g/kg),糖果(20g/kg),冷冻饮品(4g/kg),酒类(1.5g/kg),蜜饯(4g/kg)。

2.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3.质量规格和食品安全指标符合公告规定。

公开受理日期

2024-07-22受理,卫食新进申字(2024)第0005号

受理名称:樱花提取物(后更名为樱花多酚)

征求意见日期

2024-10-24通过技术审查,发布征求意见稿

樱花多酚等2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公告日期

2025-05-07正式批准通过

关于樱花多酚等11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第3号)

7.黑麦花粉

中文名称

黑麦花粉

英文名称

Rye pollen

基本信息

来源:禾本科黑麦属植物黑麦(Secale Cereale L.)

生产工艺简述

以黑麦为基源植物,经过花粉采收、干燥、粉碎、过筛等工艺制成。

推荐食用量

≤1.5 克/天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 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花粉过敏者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2.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第3号公告黑麦花粉相关信息作废。(现将原公告中膳食纤维的含量要求修订为≥30g/100g并重新公告。)

3. 质量规格和食品安全指标符合公告规定。

公开受理日期

2021-10-25受理,卫食新进申字(2021)第0008号

受理名称:黑麦花粉

征求意见日期

2023-01-12通过技术审查,发布征求意见稿

蓝莓花色苷等4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公告日期

2025-05-07正式批准通过

关于樱花多酚等11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第3号)

8.D-阿洛酮糖

中文名称

D-阿洛酮糖

英文名称

D-Psicose/D-Allulose

基本信息

结构式:

CAS号:551-68-8

分子式:C6H12O6

相对分子质量:180.16

生产工艺简述

工艺一:以葡萄糖或蔗糖为原料,经大肠杆菌AS10(Escherichia coli AS10)发酵、提纯、结晶、干燥等工艺制成。

工艺二:以果糖为原料,经允许使用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催化转化,再经脱色、分离、提纯、结晶、干燥等工艺制成。

上述两种工艺的生产菌信息见公告附录。

推荐食用量

≤20克/天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2.质量规格和食品安全指标符合公告附录规定。

征求意见日期

2025-03-21通过审批,发布征求意见稿

叶黄素酯等4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公告日期

2025-07-02正式批准通过

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第4号)

9.酿酒酵母CNCMI-3799

中文名称

酿酒酵母CNCM I-3799

拉丁名称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NCM I-3799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 批准列入《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2. 食品安全指标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GB 31639)的规定。

公开受理日期

2024-03-13受理,卫食新进申字(2024)第0002号

受理名称:酿酒酵母CNCM I-3799

征求意见日期

2025-01-06通过技术审查,发布征求意见稿。

橄榄果多酚等2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公告日期

2025-07-02正式批准通过

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第4号)

11.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a80

中文名称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a80

拉丁名称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BLa80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 批准列入《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2. 食品安全指标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GB31639),同时克罗诺杆菌属不得检出(/100g)。

征求意见日期

2025-03-21通过技术审查,发布征求意见稿

叶黄素酯等4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公告日期

2025-07-02正式批准通过

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第4号)

12.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LMG 11588

中文名称

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LMG 11588

拉丁名称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 infantis LMG 11588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 批准列入《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2. 食品安全指标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GB31639),同时克罗诺杆菌属不得检出(/100g)。

征求意见日期

2025-03-21通过技术审查,发布征求意见稿

叶黄素酯等4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公告日期

2025-07-02正式批准通过

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第4号)

13.透明质酸钠(提取法)

中文名称

透明质酸钠(提取法)

英文名称

Sodium hyaluronate (extract)

基本信息

来源: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的鸡冠

生产工艺简述

以家鸡的鸡冠为原料,经切碎、酶解、过滤、浓缩、纯化、干燥、研磨等工艺制成。

推荐食用量

≤300毫克/天(以透明质酸钠含量60g/100g计,超过该含量的按照实际含量折算)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 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乳及乳制品(调制乳和风味发酵乳0.3g/kg,乳粉及其调制产品按照冲调后液体质量折算),饮料类(液体饮料≤50mL包装3.0g/kg,51mL~500 mL包装0.3 g/kg,固体饮料按照冲调后液体质量折算),酒类(1.5 g/kg),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4.5 g/kg),冷冻饮品(3.0g/kg)。

2. 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3. 食品安全指标须符合公告规定

公开受理日期

2024-01-02受理,卫食新进申字(2024)第0001号

受理名称:鸡冠提取物【后更名为透明质酸钠(提取法)】

征求意见日期

2024-10-24通过审批,发布征求意见稿

樱花多酚等2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公告日期

2025-07-02正式批准通过

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第4号)

四、2025年列入终止审查名单的原料(6个)

截至2025年7月2日,2025年上半年共有6个原料新增入终止审查目录,目前该名单已有88个产品。

注:一般来说,申请企业拿到终止审查中的实质等同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作为地方特色食品管理等,也可以视为另一种获得批准的方式。

1.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

产品名称

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

审查意见

本申报产品是以脱氮生丝微菌(Hyphomicrobium denitrificans)JCSS230201菌株发酵、过滤、纯化、脱色、结晶、干燥等工艺制成,与2023年第8号公告中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具有实质等同性,除生产工艺外,其他要求按照已公告的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有关内容执行。

受理日期和编号

2024-07-02受理,卫食新申字(2024)第0013号

2.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

产品名称

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

审查意见

本申报产品是以脱氮生丝微菌(Hyphomicrobium denitrificans)MQ004-2菌株发酵、过滤、纯化、结晶、干燥等工艺制成,与2023年第8号公告中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具有实质等同性,除生产工艺外,其他要求按照已公告的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有关内容执行。

受理日期和编号

2024-05-10受理,卫食新申字(2024)第0006号

3.谷胱甘肽酵母粉(后更名为富谷胱甘肽酵母)

产品名称

富谷胱甘肽酵母

审查意见

本产品是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菌种,经培养、发酵、酶解、离心或不离心、干燥等工艺制成,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谷胱甘肽,且含有脂肪、氨基酸和矿物质等。本产品按照《酵母产品质量要求第2部分:酵母加工制品》(GB/T20886.2—2021)的要求执行。

受理日期和编号

2024-07-19受理,卫食新申字(2024)第0015号

4.梁河滇皂荚

产品名称

梁河滇皂荚

审查意见

鉴于该产品具有地方传统食用习惯,按照《食品安全法》第29条管理,终止审查。

受理日期和编号

2024-11-21受理,卫食新申字(2024)第0021号

5.N-乙酰神经氨酸

产品名称

N-乙酰神经氨酸

审查意见

本产品是以大肠杆菌SAIS107(Escherichia coli SAIS107)为发酵菌种(其来源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供体为豌豆Pisum sativum、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以食品级葡萄糖和甘油为原料,经菌体发酵、过滤、灭菌、提纯等工艺而制成,与原卫生计生委2017年第7号公告批准为新食品原料的N-乙酰神经氨酸具有实质等同性,终止审查,按照已公告的N-乙酰神经氨酸有关内容执行。

受理日期和编号

2025-02-06受理,卫食新申字(2025)第0008号

7.红枣叶(后更名为枣叶)

产品名称

枣叶

审查意见

本产品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叶,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且含有总黄酮(≥1.0%)等,在我国多省具有长期人群食用历史。本产品终止审查,可作为食品原料使用,使用方式为泡饮或作为原料用于饮料。食品安全指标须符合以下规定:铅(Pb)≤5.0mg/kg。

受理日期和编号

2024-11-26受理,卫食新申字(2024)第0022号

瑞旭发现:

2025年上半年新食品原料的受理及审批数量已与去年全年相当。截至7月2日,2025年上半年受理33个新食品原料,甚至超过了2024全年的总受理数量(30个);同时,卫健委官方已经批准共计51种“三新食品”,其中新食品原料12个,数量可以与2024年全年批准量相当。可见企业申报热情高涨,新食品原料市场战略布局竞争愈发激烈的同时,官方批准速度也在随之加快,审评效率提升。比如柠檬香桃叶和樱花多酚仅用了9个月即获得了批准。

申报热点趋势:植物提取物、可食用菌种备受关注。从受理、征求和批准名单可以看到:今年的申报产品中,通过植物提取得到的功能性提取物和可食用菌种占了较大比重,比如甜叶菊多酚、小麦极性脂质、马基莓花色苷、酿酒酵母CNCM I-3799以及进入《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a80和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LMG 11588,促进了健康食品创新,能够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同时有助于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D-阿洛酮糖正式批准,成为首款生产工艺涉及遗传修饰微生物的新食品原料公告产品。去年9月,国家发布《食品加工用遗传修饰微生物安全性评价申报材料要求(试行)》,正式对涉及遗传修饰微生物的“三新食品”开放申报通道。7月2日,D-阿洛酮糖成为我国首款生产工艺涉及遗传修饰微生物的新食品原料的公告产品,此次获批展现了合成生物学在食品原料领域积极的发展信号。

随着D-阿洛酮糖在涉及遗传修饰方面的里程碑式获批公告,合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将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趋势,瑞旭集团具有多年三新食品申报经验并具有多项成功案例,且作为此次D-阿洛酮糖的代理申报机构,具备扎实的实战经验,关于三新食品申报相关问题,欢迎企业垂询!

(注:数据统计过程中可能有所疏漏和失误,本文数据仅供参考,请以政府部门官方公布的信息为准。若有不当之处,瑞旭集团欢迎各位指正。)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发送邮件至food@cirs-group.com

食规查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食规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食规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食规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规查",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食规查联系。

食规查食品原料及法规数字化服务平台
服务热线:
+86 571 87206538
服务邮箱:
food@cirs-group.com
×
食规查提供一站式食品原料及法规数据库查询服务,涵盖食品添加剂、普通食品配料、注册保健食品原辅料、备案保健原料的一站式查询,同时也包含食品安全标准、添加剂法规、标签规范等数据,助力企业合规与消费者健康。可靠、快速、权威、精准,您的食品法规助手!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秋溢路288号东冠高新科技园1号楼11楼
杭州总部+86 571 87206538
热门清单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5 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浙ICP备07030637号-1